为什么说蔡司与蓝厂,是手机与相机联手的天花板?
在华为和徕卡结成合作伙伴的6年后,双方的合作走到了终点,小米成为徕卡的“新欢”。首款合作机型即将于一周内发布。
对于小米等希望站稳高端的国产厂商来说,相机模组上不印个小Logo,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旗舰机。本来可能平平无奇的一款手机,有了信仰标识的加持,似乎就能摇身一变,多出几丝高大上的气息。
然而除了华为与荣耀之外,当下国内所有主流手机厂商都已经与相机品牌携手合作。那么问题来了:
六年前华为与徕卡合作的行业稀缺性环境已然不在,在“大家都有也就相当于大家都没有”的时代。手机与相机合作的重点究竟还是不是“徕卡先找的我”或者“有没有可乐标”,可能需要打个问个问号了。
除了有面之外,手机厂商为何要与专业相机厂商合作?
手机厂商选择和专业相机品牌合作,一方面是希望达到更高的溢价空间。另一方面,与专业相机品牌合作,产品在摄影方面的表现势必要更加的专业化,而不仅仅是一部风格化的美颜相机。
那么对于一部专业相机,或者一位专业摄影爱好者而言,如何定义摄影的好效果?
对于专业相机而言,最重要的大致是镜头、画幅与色准。就镜头而言,以蔡司、索尼为主的高端镜头厂商,会致力于通过更精细的镜片打磨以及镀膜工艺,来增加透光率、降低畸变与反光等问题。画幅与感光元器件有关,在寸土寸金的手机中,更多的手机厂商选择了改变感光元件的色彩阵列等方式来达到画幅受限下的画质提升。色准则是工程师对于感光元件的调教,一般而言色彩还原度是评估一部专业相机能力高低的重点。
所以,手机厂商与专业相机厂商的合作,应当在专业成像的标准下,将手机摄影能力推向新高度。
两年前,在vivo宣布与蔡司达成战略合作的时候。小米的粉丝,甚至小米的部分高管都针对此事表示,国内厂商与其四处找国外厂商联名,不如努力修炼内功。然而两年后,人人都看到了vivo X系列的成功,而小米也选择了走当年“嗤之以鼻”的vivo的老路。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来看看vivo与蔡司在影像合作的成果,同时也作为评估小米与徕卡首个合作产品合作深度的一个参考。
为什么vivo与蔡司的合作是最成功的?
用vivo创始人、总裁兼CEO沈炜的话讲,vivo和蔡司进行了深度、全面的业务合作,将专业摄影和手机摄影、计算摄影和光学技术做了更进一步的融合。
在镜头上,为了使手机摄像头镜片的透光率更高、稳定性更强以及色散更低,vivo重金投入制作难度更大的玻璃镜头工艺。此外,为了进一步降低镜头反射,达到蔡司镜头的标准,vivo在2021年还首次在镜头上采用了颠覆性的ALD镀膜工艺。
相信用过vivo X系列手机的朋友们,都领教过T*镀膜带来的抗眩光效果。
色彩是vivo与蔡司合作相较于其它厂商最与众不同的一点。由于徕卡最风光时期处于胶片时代,因为胶片感光的特性,几乎无法做到客观意义上的“色准”,因此胶片公司有意无意的将胶片的色彩倾向暗示为用户的喜好,徕卡的德味正来自于此,所以我们会看到华为与徕卡,大概率也会在小米手机上出现德味调色的“合作成果”。
(vivo色彩模式下)
(蔡司自然色彩2.0模式下)
但在数码影像时代的专业摄影师看来,准确的色彩比“风格化”的色彩更加重要。vivo与蔡司联合定制的蔡司自然色彩就是硬件、软件相结合,利用蔡司对影像色彩的理解与vivo对移动影像的认知打造出的新武器。
除了色彩之外,vivo还与蔡司推出了蔡司镜头包功能。基于硬件、软件以及算力三个方面的协同作用,蔡司镜头包并不仅仅是一组色彩滤镜,更是对手机光学器件的研发、对光学思路的理解、以及算法算力相互结合的成果,让一些普通用户能取得更好的拍摄体验,也让手机影像的高度被不断拔高。
我们应当如何期待手机厂商与相机厂商的合作?
如今,手机厂商与专业相机厂商的合作已经不是谁“仰仗”谁的阶段,而是在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优势的合作。在数码影像时代,徕卡的专业度仅体现在其风格化的色彩表达上,所以小米需要拿出自己在软硬件上的硬实力。
其次,合作不止于滤镜。如今手机厂商与相机厂商合作更多产出的依然是风格化的滤镜效果,但这种滤镜效果并没有为厂商的高端化形成立竿见影的效果。
所以,手机厂商应当视与相机厂商的合作为了长赛道的合作,所以在研发实力上的进步,带来硬件或算法方面的升级,切实的改变手机影像的拍摄效果,才是真正有效且对品牌未来高端化更健康的合作方式。